公司LOGO
NSK Global Site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站点地图
您当前的位置:公司主页 >锻压中防止和消除晶粒遗传的对策

锻压中防止和消除晶粒遗传的对策

作者:bearingpower        发表时间:2010-12-12

锻压中防止和消除晶粒遗传的对策关键字:锻压   为防止和消除晶粒遗传可采用如下对策:  1)避免锻前加热温度过高,尤其对含有V、Ti、Nb等元素的高淬透性钢,更应严格控制加热温度;  2)避免锻件上存在小变形或临界变形的区域,尤其当坯料加热温度较高时,应使各部位均有足够的变形量;  3)大锻件锻造后,在奥氏体区应缓慢冷却或在奥氏体温度下采用较长的保温时间;采用中间重结晶退火或长时间高温回火加退火;  4)锻后热处理应尽可能获得铁素体一珠光体组织,将原始晶粒内的位向打乱,这是消除晶粒遗传的最有效的办法。但是,晶粒遗传主要出现在高合金钢中,而高合金钢的奥氏体极为稳定,例如26Cr2Ni4MoV钢等温转变成珠光体的孕育期长达7h,生产中难以实现。近来的研究表明,采用降低奥氏体化温度,以减少奥氏体的合金化程度,从而使奥氏体稳定性降低的办法,可有效地得到珠光体转变;  5)采用两次或多次正火。因为每经过一次正火加热和冷却,位向关系就可能遭到一些破坏,经过多次加热和冷却,晶体学位向关系就可能基本被破坏,从而消除晶粒遗传;  6)对奥氏体稳定性高(尤其含有Ti、V、Nb等元素)的合金钢和截面尺寸大的重要锻件,可采用高温正火(退火)或反复高温正火(退火)的方法。因为在α→β的转变过程中比容发生变化,晶粒间产生相变内应力,使晶粒变形,产生了畸变能,在高温奥氏体区发生奥氏体再结晶,由于重新形核和长大,破坏了原来的空间取向,从而可使奥氏体晶粒细化;  7)应尽量提高650~800℃区间的加热速度,切勿在Acl温度附近保温或缓慢加热。大锻件在600℃左右保温后,应以最大速度加热到奥氏体再结晶温度,以减小晶粒遗传。
  • 市场一部:022-58519722
  • 市场二部:022-58519723
  • 投诉受理:022-58519721
  • 传真总机:022-2386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