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公司主页 >作为淬火冷却介质--自来水的两大缺点
作为淬火冷却介质--自来水的两大缺点
作者:bearingpower 发表时间:2010-12-12
作为淬火冷却介质--自来水的两大缺点 关键字: 多数工件用自来水淬火会开裂,淬裂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自来水的低温冷却速度太快。这是自来水的一大缺点。http://www.hualibj.com.cn/hxz_images/water_temp.jpg用水作冷却介质,还遇到另外的问题。比如,多个工件采取比较密集的方式同时入水时,淬火后会有显著的硬度差异。为此,现在的多用炉上基本不用水性淬火介质。又如,工件上有较深的内孔、工件为大薄片状以及工件形状复杂时,水淬后往往出现严重的硬度不均和大的变形翘曲。同样的情况,在油中淬火时,则不会发生这些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水的冷却特性对水温变化太敏感。图1是水温对自来水冷却特性的影响曲线。作为对比,图2是油温对油的冷却特性的影响曲线。可以看出,水温对冷却特性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把冷却特性对液温变化太敏感列为自来水的第二大缺点。有机聚合物水溶液,比如PAG淬火液,也有相同的缺点。 10%的无机盐(或碱)溶入水中,可以大大减小冷却特性对水温的敏感性程度。图3是不同液温下10%硫酸钠水溶液的冷却特性曲线。和单纯自来水相比,液温达到80℃之前,其冷却特性对液温的敏感程度还是比较小的。http://www.hualibj.com.cn/hxz_images/oil_temp.jpghttp://www.hualibj.com.cn/hxz_images/Na2SO4_temp.jpg上述对液温的敏感性,主要是通过液温对冷却的蒸汽膜阶段长短的影响,而最终反映在同一工件的不同部位之间、不同工件之间、以及不同批次淬火工件之间出现大的硬度差异和严重的淬火变形上。最后,我们再来分析上述液温的敏感性对工件淬火变形的影响。在测量的冷却曲线上,从蒸汽膜阶段到沸腾阶段的过渡期,是冷却速度由慢到快的突变期。通常把这种突变对应的探棒温度,称为所测冷却介质的特性温度。在特性温度以上,介质的冷却能力很弱。而一旦进入沸腾阶段,冷却速度就骤然大增。同一工件不同部位,有的在特性温度之上,有的已经冷到了特性温度之下,它们之间的冷却速度差异,往往会引起大的内应力。水的第二大缺点使这种内应力长期存在,因此会加大工件的淬火变形。工件的淬火温度比介质的特性温度高得越多,复杂工件内的这种内应力的维持时间就越长,工件的淬火变形也就越严重。降低介质的特性温度,也有相同的作用。自来水的第二大缺点的危害,就在于此。可以推知,如果整个淬火过程只在蒸汽膜阶段进行,或者只在沸腾阶段进行,由于没有冷却速度的突变,就不会发生这类因素引起的淬火变形。综合上述讨论,我们建议用以下六类办法,来克服上述第二大缺点:第一类办法、在单一的冷却阶段内冷却。选用那些特性温度高于工件的淬火加热温度的介质,使整个冷却过程都在沸腾阶段进行。比如,通常使用的硝盐浴等熔融盐浴属于这类。或者完全在介质的特性温度以上冷却,使整个冷却过程都在蒸汽膜阶段进行。比如,在慢速的浆状介质中冷却高合金钢工件,属于此类。我们认为,这是上等的解决办法。第二类办法、选用蒸汽膜阶段长短对液温变化不太敏感的介质,比如各种淬火油。第三类办法、加入能减小介质液温敏感性的添加剂,如自来水中溶入一定量的无机盐或碱。第四类办法、适当降低工件的淬火加热温度,以缩短工件在蒸汽膜阶段的冷却时间,来减小上述敏感程度。第五类办法、降低介质的使用温度,以降低淬火中可能的最高液温。第六类办法、通过加强介质的流动和增大工件之间的距离等措施,减小工件周围的液温升高值,以减小上述敏感程度。- 市场一部:022-58519722
- 市场二部:022-58519723
- 投诉受理:022-58519721
- 传真总机:022-23868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