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公司主页 >常用金属的焊补工艺
常用金属的焊补工艺
作者:bearingpower 发表时间:2010-12-12
常用金属的焊补工艺关键字:焊接 焊补工艺 焊接材料焊补特点方法和措施低碳钢碳的质量分数≤0.25%,焊接性良好,但厚度较大的低碳钢,在低温下焊补时,焊接接头冷却速度快,零件钢度大,开裂倾向增大.1. 焊前预热2. 采用代氢焊接材料3. 加大焊接电流,降低焊速,连续焊接,避免中断4. 焊接长度不应过短5. 焊后适当注意缓冷中碳钢1. 碳的质量分数为0.25%-0.6%,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焊接性逐渐变差.2. 在焊接热影响区易产生冷裂纹3. 在焊接金属中易产生热裂纹.4. 气孔敏感性增大1. 应选用强度相当的低氢碱性焊条,以提高焊缝塑性2. 焊补前进行预热,一般情况下35钢和45钢的预热温度约为150-250℃3. 焊补前应将焊处的裂纹、夹渣等缺陷切除,清除周围的油污、氧化物及杂质4. 焊时应减少熔深,降低母材溶入焊缝的比例,采用较小的电流5. 焊后最好立即进行清除应力热处理,若不能立即进行热处理,可缓慢冷却或进行去氧处理高碳钢高碳钢碳含量大于0.6%,与中碳钢相比淬硬倾向和裂纹敏感性更大,焊接性更差1. 先退火后方可焊补2. 焊前必须预热,预热温度应在350℃以上3. 焊后工件应保温,并立即进入炉中进行清除应力的高温回火低合金钢由于其合金元素的种类和合金含量的不同,焊接性能的差别比较显著。一般情况下碳的质量分数在0.4%以下,焊接性能仍很好,而屈服强度高于400MPa的合金钢,碳的质量分数在0.4%以上,淬 硬性大,易冷裂纹1. 一般情况下,焊前需预热,预热温度为100-150℃2. 严格控制冷却速度,可通过适当加大焊接电流和减慢焊接速度,以求缓冷3. 应尽量使用抗裂性强的低氢型焊条4. 焊后热处理,防止冷裂纹不锈钢焊接接头在焊补后的工作中出现应力腐蚀开裂和晶间腐蚀奥氏体不锈钢焊补时:1. 使用符合母体材化学成份的焊接材料2. 采用小电流、快速焊,以减少热量,减少热变形。手式电弧焊时应尽量使用短弧,以防止稳定化学元素Ti等被破坏3. 在焊后应进行去应力退火,也可采用喷丸,锤击的机械方法或爆炸处理,以降低焊件的拉应力,或使表面处于压应力状态4. 为防止晶间腐蚀,在焊后重新进行固溶处理铸铁件1. 焊缝区及部分热影响区极易产生白口组织2. 易产生裂纹3. 易产生气孔1. 热焊:热焊是把工件整体或局部预热到600-700℃,再进行焊接,焊接时保持焊接温度不低于400℃,在焊后将焊件加热至600-700℃保温缓冷,可有效地防止出现白口组织及裂纹,热焊常用的方法为气焊2. 冷焊:冷焊是在铸件不预热或只进行较低温度预热(小于400℃)的情况下进行的焊补。多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时一般采用小电流、细焊条、短弧、分段焊等工艺,而且焊完每段应立即用小锤从弧坑开始锤击焊缝,直至温度降至60℃左右再焊下道焊缝,以避免裂纹铝及铝合金1. 铝和铝合金热导率系数大,焊接时消耗热量较多2. 热胀系数大,焊接易变形,易裂纹3. 极易形成焊缝夹渣4. 焊缝容易生成气孔5. 铝的高温强度低,焊接易塌陷,操作不便多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和气焊:1. 焊前彻底清除工件和焊丝的油污和氧化膜2. 焊前预热,预热温度一般为200-300℃3. 气焊时必须用焊剂4. 气焊应采用中性焰或弱碳化焰,以防止铝氧化5. 手工钨氩弧焊,可以不用焊剂6. 焊后采取去应力退火,退火温度一般为300-350℃- 市场一部:022-58519722
- 市场二部:022-58519723
- 投诉受理:022-58519721
- 传真总机:022-23868160